四成澳洲人認為多吃鹽能護心, 專家總結健康隱患
近日,澳大利亞心臟基金會發布一項針對1000 多名澳大利亞成年人進行的調查結果:約40%的人認為,鹽是有益于心臟健康的食物調味品,29%的人對此表示不確定。另一項同樣針對澳大利亞人進行的“守衛心臟”調查中,只有41%的受訪者意識到吃鹽過多會增加心臟病風險,45歲及以上女性和幾乎所有年齡段男性都缺乏“控鹽”的風險意識?;饡I養專家阿姆斯特朗對此表示擔憂,并敦促澳大利亞人必須“戒掉”飲食中對鹽的偏愛。
鹽中約40%是鈉,作為人體必需的一種礦物元素,鈉對人體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著重要作用。比如,其能維持體內正常的滲透壓、維持水分平衡,保持神經和肌肉的興奮性;鈉在腎臟內被重新吸收時,可交換出氫離子,幫助維持體內酸堿平衡;鈉還能參與人體多種代謝,促進能量的再生成和利用。正因如此,早年普遍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,總會強調要吃夠鹽,否則就會身體沒勁,甚至生病。
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、中國注冊營養師于仁文說,過去人們從事重體力勞動多、出汗多,營養又跟不上,如果鈉再丟失過多,確實容易出現乏力、虛脫,甚至惡心、嘔吐、視物模糊、肌肉痙攣等癥狀;但如今生活水平大幅提高,活動量卻少了,整體而言輕體力勞動者占主流,對鈉的需求就會降低。
食鹽攝入不是不重要,而是過多過少都不行。一般情況下,將人體血鈉值控制在130~150毫摩爾/升,就可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。現代飲食環境下,全球多數國家和地區普遍面臨的問題不是吃鹽不足,而是吃鹽過多。世界衛生組織今年3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,全球平均每人每天鈉攝入量為4310毫克,約合10.8克食鹽,遠遠超過生理需求,也超過了世衛組織每人每天2000毫克(約合5克鹽)的推薦量。
于仁文說,如果每天攝入鹽超過35克,可能引起急性中毒,出現水腫、高血壓、胃黏膜上皮細胞破裂等病癥。若長期高鹽飲食,對身體的危害更多。
傷心臟。增加心臟負荷,導致血壓明顯上升,誘發血管動脈硬化,嚴重者可導致心臟功能不全、心力衰竭等。
傷胃。增加胃黏膜損傷風險,加大幽門螺桿菌的繁殖和破壞作用,增加胃癌風險。
傷腎。可導致高血壓腎病、尿鈣減低,腎病患者高鹽飲食還可能出現水腫等問題,加速疾病惡化。
傷腦。每天攝入超過5593毫克鈉(約14克鹽),會使記憶力減退的風險增加1.5倍。
傷免疫系統。可通過干擾調節性T細胞,改變細胞代謝,從而破壞免疫功能。即使是短期的高鹽飲食,也對免疫系統不利。
與世衛組織要求一樣,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也將成人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限制在5克以內。包括慢性病患者在內的特殊人群,則應根據臨床醫生和營養師的建議適量再進一步減鹽。
于仁文強調,控鹽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限鹽勺,如果一勺的容量是1克,一天最多用5勺,適量分配到三餐中。如果每一種食物都嚴格減鹽,可能導致所有的食物都沒味道,最終致使減鹽失敗??尚械淖龇ㄊ牵涸绮统詿o鹽餐,比如粥、牛奶、豆漿、雞蛋、饅頭、原味堅果等都可以不放鹽,蔬菜可選西紅柿、黃瓜、生菜等,不必放鹽;晚餐推薦少鹽飲食,選用低鈉鹽、淡鹽醬油,清粥小菜、豆制品或魚蝦等適量的白色肉類,多用蒸、煮、焯、燉的烹飪方法,如果用醬來調味,一定要注意看食物的成分表,同類調料選擇鈉含量較低的。
專家提醒,低鹽飲食也需要控制糖,因為糖會影響咸味的表達,讓人對鹽度的敏感性降低;而醋等酸味調料能增加味蕾對鹽的敏感性,更便于幫人們控鹽;或也可用蔥、姜、蒜、洋蔥、辣椒等辛香調味料突出菜肴的滋味,降低對鹽的依賴。此外,某些食物本身鈉含量較高,比如海產品、芹菜莖、茼蒿、茴香等,做這類菜肴時還應再減鹽。
(來源: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)